周鸿祎预测2024年的AI行业形势发展:大厂无法垄断AI大模型,「杀手级」AI原生应用还未出现有待观察
文章来源丨钛媒体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31日,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参加2019年钛媒体举办的T-EDGE全球创新大会。
年末岁初之际,在人工智能(AI)大模型领域呼吁一整年的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对接下来2024年行业发展作出预判。
近日,周鸿祎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一场直播活动中表示,2024年大模型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趋势:
第一,大模型不会垄断,不像操作系统全世界就那么几套,它的发展路径更像PC,未来会无处不在;
第二,明年大模型一方面追求“大”,另一方面也会追求“小”。这是已经看到的趋势,小规模的大模型将很快搭载在手机和各种物联网设备上,而不仅工作在云端。而且明年汽车上可能会部署出来更多的大模型;
第三,多模态将成为国产大模型的标配,现在不论是GPT-4V还是Gemini都能看懂图片、视频,听懂声音,目前国产大模型还是以文字为主,明年也将向多模态方向发力;
第四,国内会出现很多垂直大模型,走进百行千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24年最重要的是证明大模型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另外,他认为明年AIGC(生成式 AI)方面,大模型的文生图、文生视频能力会得到突破性增长,至于明年会产生什么样的C端杀手级应用,还有待观望。
周鸿祎指出,大模型成为个人助理后,如果把私人化的数据一并传输到云端,可能会带来隐私风险。因此需要在本地部署一个小规模的大模型,数据运行在本地。未来手机里的个人助力、服务于家庭的人形机器人,都将由这类”小“模型驱动。
谈及年轻人如何拥抱AI,周鸿祎认为,大家要相信 AI 是未来,是工业革命级的工具。
AI 不会淘汰人,但不熟悉 AI 的人会很可能被熟悉 AI 的人淘汰。同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关键是有效地利用 AI,,而不必亲自上手研发 AI 技术。这一点类似于大多数人使用电脑和手机,而不需要参与手机芯片的研发。另外,结合自身所处的领域,更多人应该思考如何用大模型去改造和优化。这是一个过程,从开始了解到相信,再到持续不断的使用。
“未来在职场上,熟练掌握 AI 解锁更多技能,有时候要比职场经验更有优势。”周鸿祎表示。
事实上,自2023年初,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 AI 聊天机器人ChatGPT风靡全球,一直保持程序员身份的周鸿祎对此次技术浪潮同样十分关心。在360集团总部办公区的洗手间墙壁上,甚至都张贴了包含ChatGPT及生成式AI的信息简报。
今年9月,360智脑大模型面向公众开放。今年11月,360大模型“奇元大模型”已于11月4日通过备案落地,360集团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两个大模型均通过备案的科技企业。另外,12月22日,360智脑也通过了国家大模型标准符合性测试,称是全国首个原生安全大模型。
最近的一场活动上,周鸿祎直言不讳地表示,(感觉)大家对大模型充满了一种无限的向往或者不切实际的膜拜,之前还有人找他做养猪大模型。大模型的技术路线突破才短短几年,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缺点。大家对大模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高估现在大模型的能力,不要低估大模型未来发展的潜力,虽然它现在已经可以跟实体产业相结合,但它还不能完全接管此类业务,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它的长处,因为很多短板还有待解决。
钛媒体不完全统计,整个的2023年,周鸿祎公开做了超过 30 场关于 AI 和大模型相关的大会主旨演讲、公开交流以及线上直播活动等。
周鸿祎曾公开表示,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如今 AI 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比电脑、互联网还要牛的真正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给人类带来工业革命级的变化,会重塑社会各个行业,包括人们生活、工作的方式。因此,AI 大模型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国需要坚定推进 AI 发展。
周鸿祎强调,目前中国 AI 大模型没有一家能够遥遥领先、一统江湖。同时,我们需要承认,美国在 AI 方面还是比中国领先。AI 是属于全人类的技术,因此 AI 的快速发展会对中国有很大的帮助。
“我最近在思考,如果仔细看一下Adobe、微软和谷歌做的事情,会发现未来 AI 可能不是一个独立产生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的技术,而是对已有的技术、流程方面去加强的一个方案。所以,未来不论是To B还是To C,所有的产品都将会被 AI 重塑,但不一定存在只依赖 AI 的产品,AI 还是要跟传统的业务与产品结合。”周鸿祎表示。
以下是钛媒体整理的周鸿祎对于2023年大模型的100条独家见解:
1、2024大模型发展四大预测:大模型不会垄断,不会成为操作系统,将会无处不在。不像操作系统全世界就那么几套;大模型一方面追求“大”,另一方面也会追求“小”,汽车上可能会部署出来更多的大模型;多模态将成为国产大模型的标配;国内会出现很多垂直大模型,走进百行千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不要高估大模型现在的能力,也不要低估大模型未来的潜力。
3、建立 AI 信仰:相信 Al是真 Al、相信Al是工业革命级技术、相信 AI将重塑所有业务、相信不拥抱AI的公司和个人都将被淘汰。
4、All in AI 要思考的三个问题:对上对下一一组织内部所有人是否都在用AI?对内一—内部业务流程被改造会怎么样?对外一一产品和服务被AI加持会怎么样?
5、未来衡量公司前景要看“含 AI量”:业务中有多少环节被 AI 优化、被 AI 赋能、被AI改造。
6、我是做安全出身的,本来应该是最悲观的人,因为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但在大模型这件事上,我是坚定的发展派。
7、中国不发展大模型才是最大的不安全,虽仍存差距,中国大模型发展速度已是奇迹。
8、大模型不是风口和泡沫。即使是风口,也得吹五年到十年。对创业者来说,还有十年红利期。
9、场景红利是中国大模型弯道超车的关键,大模型真正的机会是结合场景发展垂直大模型。
10、大模型现在还很「高大上」,要把它拉下神坛,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影响百行干业,这才是大模型引发工业革命的道路。
11、大模型的未来不会成为操作系统,而是会成为个人电脑,成为数字化系统的标配。
12、未来大模型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不会有垄断,不会只有3-5个大模型,大模型将无处不在。
13、开源就像是 AK47:价格便宜,火力足,分量够,能够实现「科技平权」。
14、大模型领域,巨头一定会用全家桶的思路,把自己的全家桶产品装上它们的大模型。用户会就近使用,所以存量市场在未来很难有大的改变。
15、80% 去中心化的企业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16、大模型能产生知识模糊、制造知识幻觉,可以看成创造力的展现。在此之前,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只有人类会瞎编。
17、国家大战略是产业数字化。互联网企业要甘当配角,顺势而为,把数字化能力和大模型能力赋能传统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帮助他们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18、行业大模型可能是一个幻觉。不会出现公有服务的行业大模型,但很多企业仍然会做私有的行业大模型。
19、垂直大模型是创业者的金光大道。
20、在企业里面做大模型,要忘掉 ChatGPT 这个榜样。
21、大模型的六个垂直的趋势:行业垂直化、企业垂直化、专业垂直化、小型垂直化、分布式垂直化、专有垂直化。
22、把大模型看低一点,就是企业业务系统的智能化的升级。企业业务系统分成很多垂直的部分,大模型也应该做到专业垂直。
23、企业里不一定需要GPT4 这样的全才、通才或者天才,而是需要有垂直领域经验和技能的人才,这就是垂直模型要干的事情。
24、(创业者)不要等到大模型无所不能才开始做,只要想清楚了产品应用的场景,现在就能做。
25、大模型创业要快速行动,first move,just do it。
26、大模型最常用的功能只有两个:知识问答、写作生成。应该先把大模型这两个功能找到各种细化的垂直场景应用。
27、大模型不是万能的,很多业务系统是不能被取代的。创业者千万不要介入旧系统的改造之中,陷入其中可能长期无法交付。
28、大模型要跟现有的系统做一定的隔离,尽量少发生 API,函数调用的联系。
29、人工智能应当作为副驾驶,不要让它来做出不可撤销的决定。
30、坚持 AI 普惠的原则,大模型发展要以人为本。
31、做大模型的创业,不要给企业宣扬有了这个东西就会裁员。
32、能用程序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要用自然语言去解决问题。不要去迷信 LUI,未来 CUI、GUI将成为主流。
33、构建企业级大模型,应该遵循安全、向普、可信、可控。
34、永远让人在决策的回路上,而不能让大模型决策。
35、大模型技术的三大发展方向:机器人、自动驾驶、科学研究。
36、大模型是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创新,美国AIlin Al,正掀起一轮新的产业革命。
37、大模型企业级场景应用要炼就“九阳神功”一:私有化部署千亿通用大模型。二:AI生产力工具集。三:个性化定制数字员工。四:数据工厂、知识工厂、模型工厂。五:基础大模型。六:训练垂直模型。七:智能体工场。八:业务连接与协作平台。九:全面AI化。
38、做大模型要坚持长期主义,肩负起担当,保持理想主义。
39、绝大多数人这辈子的使命是用好 Al,而不是做Al。
40、数字人最重要的是能够有自己的人设,最后能够自主学习,能够连接外围系统。
41、未来的数字人不是简单的对口型的形象,也不是简单的念稿的机器,而是能够真正跟每个人进行对话、交流,进行帮助、讨论。
42、不是只有当老板才有助理。我们做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堆 AI 助理为自己所用。
43、每个企业员工都可以有自己的数字专家、数字助手。
44、数字永生这个概念离我们并不遇远,我们可能模拟出来一个伊隆,马斯克,一个爱因斯坦,一个周鸿祎,数字人模拟他们的说话口吻、思维方式、知识和积累,使得我们可以跟他们去交流。
45、数字人可以让我们换一种读书的方式,不是死读书,而是直接和书里的人产生交流。
46、人工智能不是新物种,是新工具。
47、怎么保证大模型不说错话,训练另外一个 大模型来训练这个大模型,这不是个笑话。
48、中国已经进入“百模大战”,各家做大模型基础能力都差不多,比拼的是谁对普通人来说更好用。
49、大模型发展 3个月,相当于历史上的技术发展30年。
50、大模型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反而提升效率。
51、通用技术才能引发工业革命,像水电一样输送到办公E族。
52、大模型价值不仅仅在于使用量,在于未来把 AI能力通用化、泛化、垂直化。
53、未来在职场上,熟练掌握 AI 有时候要比职场经验更有优势。
54、大模型能让小白变成专家,能帮助一个普通的坏蛋写出出色的钓鱼软件,与此同时也能扮演“正义助手”。
55、我们不能把大模型当作黑盒子,了解工作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56、AI 进化应该以人为本,大模型应该成为人类的朋友和助手。
57、大模型不是玩具,不是搜索引擎、不是聊天机器人、这些都是它亲民推广的伪装,背后强大的超级大脑代表着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58、大模型出来前,所有自动驾驶都只是辅助驾驶。
59、只有有了多模态全面的能力,才预示着大模型真正地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60、谁真正通过大模型把人类的语言做了重新的编码、学习、训练,也就对人类掌握的知识有了一个重新的压缩和蒸馏。
61、GPT 的模型、算法、路线是已知的,但是出现很多现象 OpenAI 的人也没法解释,比如智力的突变,语言及逻辑的迁移,像是从猿到人的变化。
62、大模型帮我们解锁了很多原来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解锁的技能,比如写代码、绘画,让有才华但缺乏专业训练的人也可以发挥自己才华。
63、超级人工智能不应该先解决娱乐问题,应该反向解决常温超导和可控核聚变问题,帮助人类实现能源自由。
64、搜索不会犯错,是因为搜索不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一定会犯错,它的错误来自海量知识在推理过程中产生的突变。
65、在大模型面前,人类自认为独有的特质不存在了:想象力、创造力。
66、不必质疑大模型的创作是模仿和借鉴,人类写东西哪个不是模仿和借鉴呢?
67、我们老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在来看,未来互联网上大量的内容会不会都是AI生成的?所以希望大家正确地使用文生视频能力。
68、数字人是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我们每个人和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合适的入口。
69、未来,有不同人设,不同经历,不同角色的数字人可以在人工智能驱动下,一起来帮人们做脑力激荡,完成共同的目标。
70、未来数字人会继续迭代,调用大模型的能力。拥有大模型不具备的长期记忆力。同时,数字人可以有自己的目标、规划和分解能力,使得它可以不断地调用各种垂直的模型完成任务。
71、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仅是大模型核心能力的增加,外部功能的包装,人工智能跟每个人的工作、生活贴得更近,每个人能更自如地使用人工智能。
72、大模型会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恰是大模型真正智能的体现,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人才会犯错误,才会胡编乱造,能描绘不存在的东西。
73、大模型的训练过程分成三层:知识铺垫、基于人工反馈的强化学习、价值观的校正纠偏,很像一个小孩从小到大学习的过程。
74、用人类聊天素材训练出来的机器人不只是“人工智障”,更是“人工杠精”。
75、任何行业的APP、软件、网站、应用,都值得用大模型的能力重塑一遍。搭不上这班车就会被淘汰。
76、大模型将作为“发电厂”把大数据加工成“水”和“电”,通过API接口以SaaS服务的方式输出给千行百业,全面提升人类社会智能化水平。
77、大模型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用的人越多,教它的技能越多,它就能进入更多新的领域。
78、未来每个行业、每个公司、甚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有化的大模型。
79、OpenAI在ChatGPT的研发上做到了“四大一强”: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大标注、强算法。
80、我们中国人的工程化能力很强,我们模仿能力也很强,后来居上也不是不可能。
81、一人捅破窗户纸,千军万马独木桥。从0到1难,但中国公司技术打磨很强。剩下就是时间,问题。
82、数据获取和清洗、人工知识训练和场景是大模型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
83、“机器人造机器人”可能会从大模型具备写软件能力时开始。
84、对年轻人而言,在未来的AI时代,“如何问问题”的能力很关键。
85、科技的平民化,让很多过去掌握在特定人群手里的能力,最后变成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能力。
86、人类不用和大模型竞争,而是应该利用机器让自己变得更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人机协作。
87、目前中国发展大模型技术,先要占据应用场景,同步全力发展核心算法技术。
88、企业家不要觉得有了大模型就可以大举裁员。这不现实,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大模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89、用人类数据喂大的AI超越人类智力,就像是老师教的学生超越老师一样。
90、目前中国发展大模型技术,先要占据应用场景,同步全力发展核心算法技术。
91、现在大模型有一个感觉,很多普通用户用两下,你不能天天玩脑筋急转弯问题,或者天天做奥数题,除非辅导小孩考数学,很多个人用户用大模型的场景还是办公场景,ToB场景。
92、大模型的落地应该是先做松耦合,不要寻求着一样的和企业的原来的业务系统做紧密的融合,这会掉到泥潭里。
93、我们行业最伟大的是什么,跟任何领域结合,我们会让性能更快,能力更强,成本更低,售价更低,这是符合摩尔定律的。部升级更灵活,大模型还在不断训练。
94、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数字化的终点不是大数据,数字化的终点应该是智能化。
95、每年有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他们可以为大模型做知识标注。
96、如果大模型是硅基智能,人类是碳基智能,那么我们不能用碳基智能的想法去理解硅基智能。
97、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围,甚至涉及到社会伦理层面。技术带来的问题应该用技术来解决,所以我们在尝试研究制作安全大模型。
98、埃隆·马斯克说”大模型不亚于iPhone“,比尔·盖茨说”大模型不亚于重新发明互联网“,这些誉美之词都不为过。
99、发展大模型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新时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相互交流成果,而不是封闭起来,划地为牢,这是出不了成果的。
100、人类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大模型可能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大模型的算力来模拟人脑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推理。